什么是房屋加固?為什么要做加固?發表時間:2021-03-23 03:37作者:生活要有儀式感 建國至今,我國現已有一大批達到設計使用年限的建筑,而且有一部分建筑雖未達到設計使用年限但其安全已經出現問題,需要進行房屋加固及維修。 同時,我國限定結構建設投資,從節約成本考慮,利用很多老結構、老建筑的情況越來越多,需要進行加固改造處理的項目逐漸增加。在建筑的可循環利用上,結構補強、技術改造和加層設計的需要越來越多。同時隨著抗震設防標準的提高和改變,許多地區現有建筑不能滿足新設防的抗震要求,從而需要抗震加固。因工程質量低劣所造成的危房,也亟待加固處理。那么什么是加固,又為什么要做加固? 什么是加固? 加固,顧名思義就是對一些可靠性能不足的或者是業主要求提高可靠度的承重結構、構件以及相關部分進行增強、局部更換或調整其內力等措施,能使其具有現行設計規范及業主所要求的安全性、耐久性和適用性。 常見的結構加固方法有:碳纖維加固法、增大截面加固法、粘鋼加固法、壓力注漿加固法、包鋼加固法、置換混凝土加固法、外加應力加固法、增設支點加固法等; 常見的基礎加固方法有:基礎補強注漿加固法、加固基礎底面積法、加深基礎法、錨桿靜壓樁加固法等。 為什么要做加固? 一、設計達到使用年限 世界上任何東西都是有時間期限的,我們的房屋也不例外。一般房屋的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當房屋快達到使用期限時,有的就會出現墻體開裂、梁柱開裂、房屋傾斜等明顯的癥狀,這個時候就要對房屋進行檢測、鑒定及加固了。檢測、鑒定房屋具體部位的可靠性不足以及承受能力不足的數據,然后選擇針對性的加固方式進行處理,方可繼續安全的居住。 檢測、鑒定好比人們上醫院做體檢,加固好比醫生給病人看病打針。 二、現有的規范下的原結構不能滿足要求 2008年我國發生了汶川大地震,國家相關部門總結了地震震害的經驗,確定實行預防為主的方針。通過對建筑進行抗震設防,為達到減輕地震對建筑的破壞,避免人員傷亡,減少經濟損失等目的,因此國家提出了新的抗震規范,導致有些原有建筑物無法滿足現有的規范要求,那就需要進行抗震加固處理了。 三、施工質量、裝修破壞等造成 在房屋建造的過程中,難免會造成施工質量事故,有主觀的也有客觀的,主要原因有: (1)材料的強度或其他技術指標不達標,如混凝土強度等級低、鋼筋、鋼板的材質等; (2)施工過程中的失誤或錯誤,鋼筋漏放、少放,搭接、錨固等不滿要求; (3)節點構造措施處理不當,剛接的變鉸接、鉸接的變剛接; (4)構件的尺寸或位置不正確等。 四、建筑的使用功能發生改變或增加 (1)建筑的使用功能發生改變或提高增加荷載,如:辦公樓變檔案室或金庫、電房等; (2)增設扶梯、電梯,這就涉及到樓板開洞,新增構件等問題; (3)增層擴建,如廠房改辦公樓,需在廠房內部增加幾層; (4)辦公用改成商業用,這樣樓面荷載增加較多等。 值得注意的是,房屋加固前期可能涉及到房屋的改造、房屋的加建和使用功能改變等諸多原因,需要進行房屋的各項檢測,包括房屋完損檢測、房屋安全性檢測、房屋的結構和使用功能改變檢測和房屋的抗震檢測等,后期材料、施工等安排妥當,房屋加固是一個較為復雜的工程。 加固并不是新建,有時會受到很多因素制約著,如環境影響,經濟影響等等,當然加固的方式有很多,有的只用一種方式即可,則有的需要幾種方式結合使用。 |